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 -> 长城数据库系统 -> 长城文献资料库[ 登录 ]/[ 注册 ]  

 
长城文献资料库
志愿者入口

[使用说明]
·带图标的图书,表明在库中有全文。
·带图标的图书,表明有外部参考链接。
·带图标的图书,表明在库中有PDF下载。

RSS 1.0
RSS 2.0

[相关链接]
欢迎访问小站长城数据库系列:
·中国长城建筑数据库
·中国长城地理信息系统
·长城小站谷歌长城专题
·中国长城碑刻铭刻数据库
·历史年表
·长城法律公文库
·长城景区数据库
·长城专家库
·长城视频数据库
·小站图书室
·边墙史料书库 .. 阿伦主编
·小站首页


 长城文献资料库 分类浏览:学科 地域 发表时间 年代 作者 期刊 排行 最新评论 最新更新

图书信息

《金界壕与长城》

     The Jin Jiehao (金界壕) and the Great Wall
作  者:李鸿宾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邮编100081。
出  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8年9月第18卷第3期
发表时间:2006-12-15
ISSN:1002-6800
分 类 号:K246.4
文  摘:
本文认为《金史》记载中“界壕”有地上和地下两种说法,地上指墙体,地下指壕沟,进而结合今人考古发掘和考察的研究结果,指出“金界壕”属于长城并无不适之处。“金界壕”之所以被认定为壕沟是由于王国维早年研究只注意到壕沟而忽略了地上墙体所致。
关 键 词:金界壕;长城;壕沟
正  文:
      金朝修建的“界壕”与长城是什么关系,学术界没有一致的说法,但多数学者将它视作长城。近年来有学者对长城的概念进行辨证,认为金界壕不应属于长城的范畴。(1)这个观点遭致不少异议,其中 ……
您需要在登录后才能查看全文内容,请您点此登录或者进行新用户注册...>>

简单注册后,即能免费阅读1000多篇长城相关的论文,欢迎您注册为长城小站的用户,参与我们的交流!

参考文献:
注释:
(1) 参见景爱:《走出长城的误区》、《再说金边壕不是长城》,分别载于2004年1月30日、4月2日《中国文物报》。
(2) 参见冯永谦:《界壕与长城论辩三题》,初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总第34期(2004年),又载《东北史地》2005年第2、3期。
(3)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643页。
(4)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第375页。
(5)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第332-333页。
(6) 参见《长城百科全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0页。
(7) 关于长城的概念,还可参考彭曦:《十年来考察与研究长城的主要发现与思考》,中国长城学会编:《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景爱:《长城定义五要素》、《长城定义的思考》分别载于2004年2月13日、4月23日《中国文物报》。景爱认为长城的定义只包括长城本身,而不含城堡、烽隧等,见《长城定义的思考》一文。
(8) 《长城百科全书》,第84-86页。
(9) 参见贾洲杰:《金代长城》,文物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10) 《金代长城》和《金东北路、临潢路吉林省段界壕边堡调查》均载于《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
(11) 王国维:《金界壕考》,《观堂集林》卷15,中华书局1959年版。
(12) 可参见王国维《金界壕考》、贾洲杰《金代长城》、庞志国《金东北路、临潢路吉林省段界壕边堡调查》、李逸友《金代界壕遗迹》(载《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侯旭东《长城》、李孝聪《金长城》(侯、李二人所撰词条均载罗哲文主编的《长城百科全书》)、冯永谦《金长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载《鹤城政协[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2006年第4期)等。
(13) 关于这个问题,可参见冯恩学:《金代长城的战争观》,《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4) 参见冯永谦:《界壕与长城论辩三题》、《金长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15) 中华书局1958年版。
(16)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88页。
(17) 《说文解字段注》,成都古籍书店1987年影印版,第731页。
(18) 参见《康熙字典·丑集中·土部·堑》。
(19) 参见《说文解字段注》,第584页;《康熙字典·已集上·水部》。
(20) 参见季文信:《金临潢路界壕边堡址》,《辽海引年集》,北京和记印书馆1947年版。
(21) 参见黑龙江省博物馆:《金东北路界壕边堡调查》,《考古》1961年第5期。
(22) 哲里木盟的调查结果参见庞志国:《金东北路、临潢路吉林省段界壕边堡调查》,《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
(23) 米平文、冯永谦:《岭北长城考》,《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第1期。
(24) 参见刘建华:《河北省金代长城》,《北方文物》1990年第4期;李逸友:《中国北方长城考述》,《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1期。
(25) 参见冯永谦:《金长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26) 王国维:《金界壕考》,《观堂集林》卷15。
(27) 参见黑龙江省博物馆:《金东北路界壕边堡调查》;项春松:《赤峰地区金代边堡界壕考察》,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3、4期;彭占杰:《略述家乡五百里段金长城——<走出长城的误区>读后》,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总第34期(2004年);《论金东北路长城及金长城线出土之官印》,载《鹤城政协(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2006年第4期。
(28) 如庞志国《金东北路、临潢路吉林省段界壕边堡调查》一文中记载了哲里木盟文物普查队1975年对金代东北路和临潢路交汇地区的64座边堡和1个关隘(还包括界壕)进行了调查,内容比较详细。参见刘志一:《克仕克腾旗金代界壕边堡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
(29) 参见庞志国:《金东北路、临潢路吉林省段界壕边堡调查》,《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
(30) 金朝的南部长城(有的人称之为岭南长城),现今学者将它分做三路(而不是王国维提出的四路),即东北路、西北路和西南路,没有临潢路。我这里只是沿用前引庞文说明地上残存的遗迹,不涉及分段问题。关于这三路长城的研究,参见彭占杰:《金代长城初论-兼论〈金界壕考〉》,《辽金史论集》第6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1) 参见贾洲杰:《金代长城》,《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项春松:《赤峰地区金代边堡界壕考察》,《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4年第3、4期;陈永刚、邓宏伟:《达茂旗境内的金代边堡界壕》,《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第1期。
(32) 参见冯永谦:《界壕与长城论辩三题》、《金长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等文。
(33) 20世纪40年代俄人包诺索夫在他发表的文章里将地上的残垣称作边墙,参见《北部乌尔科古代边墙》(胡秀杰译),《黑龙江考古民族资料译文集》(1),北方文物杂志社1991年版。
(34) 冯永谦先生在上引诸文中认为,金长城的主要作用是防备蒙古,因此,在元朝修纂的《金史》里,对这些记载有点讳莫如深,不可能充分地反映出来。我认为这个说法有合理性。
(35) [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汉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9页。

[ 返回 ]
 评论
发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用户名: 密码:
若不填用户名,则显示留言者为[匿名]。若填写用户名与密码,则会进行认证并登录(该登录状态不能保留,当浏览器关闭后登录结束,如需保留登陆状态,点此登陆)。如果只写用户名不写密码,则显示为“[未验证] 您输入的用户名。”,匿名或者未验证的留言将不可编辑、删除
验证码:图片由小写字母和数字组成,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请在左侧框中输入右侧图中的字母或者数字,如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标 题:  
评 论:
    [:超赞!:] [:好!:] [:窃笑:] [:笑而不语:] [:汗!:] [:囧!:]
表 情: [:大哭!:] [:鞠躬:] [:耶!!:] [:仰慕:] [:骚!:] [:醒一醒:]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