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小站 ::   您正在浏览:长城专题世纪百年

寻找自摄影术发明以来影象资料中的长城

拜访曾经驻防插箭岭的纪老将军
老普 于2006-01-22 04:27:52发表于长城小站
  21日,老察与我去海军干休所发拜访纪亭榭老将军。

  将军已经94高龄,然精神爽朗,记忆清晰,与我们晚辈倾谈三余小时,无疲劳之意,令人欣慰。

  纪老给我们讲述了在民族危机的时代,由一个青年学生走上抗日战场,带领部队参加八路军,屡战克敌的往事。
  纪老从1931年918事变后即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在辽西,热河,平西等地组织抗日军,游击队打击日寇。1937年末所属部队编为晋察冀军区5支队。稍后改编为一分区三团,即老三团,纪老为第一任团长。在雁宿崖,黄土岭,边区保卫战等战斗中打出了威风。纪老特别称赞三团作风强硬,干部战士不怯敌,不惧敌,不把小鬼子当事,“不就是个小岛国吗”,就是这种作风,全团想打仗,战斗中动作特别迅速果断。
  1937年十一月中旬,日军调集两万兵力,分八路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围攻。二十四日,日军从涿鹿、宣化、阳原一带集中三千余兵力在汉奸李守信的黑马队的带领下南下。5支队奉命防守边区北大门要冲插箭岭。当时纪老带领500余人,插箭岭每户人家都住满5支队的战士。虽然时过60余年,纪老仍然记的有关插箭岭与杨六朗的传说。5支队在插箭岭驻防一周,完成任务后又奉命撤出。
  5支队曾经驻防插箭岭的情况在其他资料回忆录中没有提及。若不是纪老与我们当面讲述,不可能得到这段往事。我和老察都非常兴奋。顺便交流了当时一分区老部队,5支队,涞源支队先后驻防插箭岭以及沙飞拍摄照片的情况。关于长城,纪老说他们驻防的时候,村内的长城已经毁坏的很严重了。

附录:老三团与雁宿崖战斗

  1939年11月1日,杨成武从阜平赶回军分区司令部所在地管头.途中经银坊时,他与驻在银坊的三团团长纪亭榭,政委袁升平两人进一步研究了作战计划,并指示各团立即按作战计划的要求作好战斗准备.11月2日,杨成武在军分区司令部召开了干部会议,具体研究怎样打击敌人.决定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游击队牵制堵击插箭岭,灰堡之敌;以第二团团长唐子安,政委黄文明和第三团团长纪亭榭,政委袁升平分别率领本团,埋伏于雁宿岩东,西两面;以一部分游击队在白石口诱敌深入;待敌进至伏击圈后,第一团由团长陈正湘,政委王道邦率领,从东北插至白石口截住敌人的退路.会后,各团干部们立即分头察看地形,指挥部队进入战斗位置.
11月3日清晨,白石口之敌在解放区游击队的诱击下,疯狂地向三岔口前进.7时许,敌人进至雁宿岩八路军的伏击圈内,八路军打响了同敌人的战斗.二,三团突然从东,西两面漫山遍野地压下来,一团则从敌人前后杀出,200多挺轻,重机枪一齐向山下的敌人开火.手榴弹爆炸声,喊杀声震得山岳颤抖.敌人遭此粹然打击,显得惊慌失措,但仍占领河套附近的小高地顽固抵抗,并以机枪大炮掩护,向八路军三团阵地组织了5次反扑.三团的指战员们以手榴弹,刺刀奋勇迎击,一,二团从敌人侧后猛烈扫射,打得敌人纷纷滚落山坡.接着八路军展开了全面攻击,至下午4时,敌人已被杀伤大半,余下的被压缩在上,下庄子附近和雁宿岩西北的一个高地上.黄昏前,上,下庄子的敌人又被八路军消灭干净,只剩下西北高地上的敌人.这时,八路军备路部队集结在高地下面,把敌人围得水泄不通.三团一营担任对这个山头的主攻.营长赖庆尧在最前沿进行指挥.冲锋号一响,三连的支部书记脱下棉衣棉裤,高举驳壳枪,呐喊一声,领着全连一股疾风似地刮上山头,把敌人压下去了.突然,一排六○炮弹飞来,山头成了火海,敌人反扑上来,三连的勇士们被压下山腰.不一会,山腰上又杀声冲天,三连又冲上去了,控制了整个山头.可是,垂死挣扎的敌人,再次倾全力反扑上来,山头上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支部书记身负数伤,浑身是血,仍挥动着染满鲜血的驳壳枪,指挥部队同敌人搏斗.因为后续部队未能及时赶上予以支援,勇士们又被压下山来.
第三次冲击立即开始,绰号"病号排"的曹葆全排也投入了战斗.冲锋号震荡山谷,枪弹像骤雨一样浇落在敌人阵地上.神枪手孟宪荣的机枪指处,敌人纷纷倒下.站在他旁边指挥的纪亭榭团长大声喝彩:"好呀,神枪手狠狠地揍呀!"紧接着他振臂一呼:"同志们冲呀!"随着团长的喊声,曹葆全排长领着全排像猛虎一样地冲在队伍的头里,刹那间就冲上了山顶,大队如狂潮一样地涌上去了.敌人被压下沟底,手榴弹像冰雹似的倾泻在沟里,敌人被浓烟烈火吞噬了.600多名日伪军除13名缴械投降当了俘虏外,全部被消灭在河套里.
打扫战场时,在敌人的尸堆里找到了身负重伤的日军辻村大佐.他还要保持"皇军"的"体面",不让八路军的医务人员为其包扎,急救.后来因伤势过重,死在雁宿岩上.
 

编辑:火箭人
[ 返回 ]
热爱长城,热爱生活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05
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