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长城较劲到底!
 尚方的 Weblog 

2007-08-07 Tue

大鹰请进……

据我的理解:版筑的演变主要是随着夯具的演变而发展,最开始是使用“集束”夯具,因而在每一夯层上都会有夯窝的印记,通过这些夯窝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判断这段夯土的年代(当然,夯土的包含物更能说明问题),总的来说夯层的发展规律是由薄变厚,明清时期的夯层厚度是最厚的。针对明长城,我只能以我所见的山西夯土长城来说话,主要有一下几种(由于没有全面整理资料,因而可能有漏的):
1.烽火台的夯层全部是30cm左右的,分布均匀。
2.烽火台的夯层一层厚一层薄。
3.烽火台的夯层间隔有十分薄的夹层,夹层为绵沙土居多。 …… >>


尚方于 21:56:08 发表在分类:明长城
(47277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7-08-03 Fri

毕业论文系列:《火路墩考》之正文(二)

二、火路墩的发现与考古学研究

2.1宣大山西三镇的火路墩及其相关制度
2.1.1 火路墩名称由来之推断
  火路墩,多见于文献,实是对宣大山西三镇所辖腹里接火台的一种俗称,与边墙、边墩、城堡等军事建筑相提并论,也为一种防御建筑,是烽火台四种类型之一的腹里接火台,但为何又称其为火路墩呢?这要从他所在的环境中去探索。
首先在九镇中称腹里接火台为火路墩者,多在宣大山西三镇,此三镇由于地形的特点,要保证烽火信号的有效传递就必须多建烽火台。笔者曾实地考察过山西北部的火路墩,发现在边墙和城堡之间 …… >>


尚方于 13:38:50 发表在分类:明长城
(47308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记录总数2条 页次:1/1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