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陵边墙山口及其军备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来源:北京文博 作者:王 秀 玲 【2004-6-28 11:14:43】
十三陵陵区周围有一道屏障,如同一个院落的院墙。这道墙,建于明朝,时称边城,周围设有二门、十口,它和陵区其它建筑一样,是明陵古建群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座宏伟的建筑,经历了五百七十多年的沧桑岁月,长期的雨水浸蚀和战乱破坏,今只存部分残墙及遗迹。
一、边墙山口现状
明陵的边城是利用盆地四周的天然地形建成的,大体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以人工修筑边城为主,北部以把截山口为主。南部“山小、地平旷”①。为了增险,特在川地和小山山脊修筑坚实高大的城垣,这是整个边城的重点建筑部分。这段边城,西南起自小虎峪山山腰,中间蜿蜒曲折经过五座山峰(云彩洼山、凤凰山、虎山、龙山、汉包山),这五山与北面山峰相比矮小平缓。因此山顶全部筑墙。渡过四道山口(西山口、榨子口、中山口和东山口),最后在陵区东南方向的蟒山山腹终止,全长约11000米。
陵区北部,因“山列东、西、北三面,山石陡峭险不可升”,所以“因山为城,水口垒水门,山口砌城堞”②。因此,北部边城,除以险峻陡峭的山峰自然为城以外,主要是把截山口,修建关城。明陵周围边城包括山峰部分,《帝陵图说》讲“可六、七十里”。因山势陡峭,地形复杂,在勘查过程中,我们只测量了整个边城的人工实体建筑,包括北部山口关城共长约12000米左右。
1.川地边城早已不存
大小红门两侧及东山口三处,山口较宽,川地较平。在这三段边城中,因大小红门地处陵区正面,而大红门又为皇帝、皇戚和文武大臣谒陵、朝祭出入之路,所以这面边城在当初修建得最为庄重,黄瓦红墙,笔直高大,与陵区的其它主体建筑协调一致,相互辉映。在调查中从大红门至龙山山麓一段,有大量残碎的黄琉璃筒瓦、板瓦和瓦当,瓦当头饰龙纹,与陵寝建筑所有瓦件相同,当地百姓俗称“皇墙”。
大红门段红墙,由大红门主体门楼起,分别向西面的虎山和东面的龙山笔直伸延,全长约1000米。小红门段红墙,建在云彩洼山和凤凰山之间,全长约800米。小红门地处西山口东部凤凰山脚下,为当时陵区管理人员出入之路。大小红门的这两段边城,除大红门主体门楼经两次(1935年和1953年)修整仍保持完好外,其它部分,包括小红门门楼均已毁坏无存。
据 当地老人介绍,晚清至民国初年,这两段红墙大致保存完好,后因无人管理,又多战乱,遂陆续被当地老百姓将砖石拆走。到了1920年以后,就只存断壁残垣,后当地老百姓开荒种田,边城逐渐失去踪影。
东山口的川地边城,西起东敌楼的楼台,东至蟒山山麓,全长约772米。因此段边城不在陵区正面,地处较为偏僻,只用碎山石加白灰砌成。原高约2.5米,宽为2米,墙顶夯石灰,人可以在上行走。1958年以前,此段边城虽有部分墙段倒塌,但大体保存完好。目前仅间或存土岗一道。
2.山地边城断垣明显
陵区南部边城,除上述介绍的三段川地边城以外,其余均为山地边城。山地边城随着山势的高低起伏,分别建在云彩洼山、凤凰山、虎山、龙山和汉包山的山脊和山腰上,全长约7899米。这些山地边城与川地边城互相连结,构成了南部边城的统一整体。现在,这些山地边城虽经长期雨水浸蚀和战乱破坏,墙体大部分都已倾圮倒塌,但其断壁残垣还有保存,甚至有不少城段的残存高度仍保持在两米以上,个别地点原“虎皮石”的灰纹还依然完好。晴朗天如果站在天寿山山巅极目远望,边城蜿蜒起伏,犹如巨蟒,当年那种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伟大气魄仍未消失。
3.山口城堞残破不全
十三陵陵区共有十个山口与四方相通,长陵以南有东山口、中山口、榨子口和西山口。这四个山口在南部边城上,是南部边城的组成部分。其它六个山口,则在陵区北半部。长陵以西有德胜口和雁子口,以北有锥石口、贤庄口和灰岭口,东北方向有老君堂口。这十个山口原来“皆有垣”,“水口垒水门,山口砌城堞”③。
东山口在陵区东南角,地势较低,为陵区四水(老君堂、灰岭、锥石和德胜口四水)的总汇干流出口,东为蟒山,西为汉包山。山口由河道和川地两部分组成,宽1198米。十三陵水库大坝的坝基正是原东山口关城遗址。
原东山口“有楼,南北两座,三层”,晚清以后,两座楼都被拆毁,仅存两座楼台。楼台为正方形,边长16.60米,高7.25米,由大块长方形花岗岩砌成。1958年修建十三陵水库时,因西楼台正处于大坝的西坝肩,被拆除了,东楼台处在大坝东坝肩稍南,利用楼基修建了三层楼房,做为十三陵水库的陈列馆。
中山口在东山口以西,从昌平城东北沿山沟土路北行五里到一山凹处,即为中山口,又名伽蓝口。口东为汉包山,口西为龙山,口宽9米。但两山断垣保存较为明显,汉包山坡部分残高为1.40米,宽为1.50米。
西山口,从大红门右侧沿新修公路北行四里,到泰陵园村再西行三里即到西山口。西山口两山低矮平缓,西为云彩洼山,东为凤凰山,中间地势平旷。中建小红门,现小红门及红墙均都已毁坏不存,关城已无痕迹,但二座水门还依然完好。
小红门外南二里有一个大土坑,约百亩以上,原叫“土塘”,是明朝修陵墓时取土之地,现已拓成良田。
榨子口,从西山口沿凤凰山山麓小径南行二里即到榨子口,南距大红门三里。山口南为虎山,北为凤凰山,口宽24米。边城全用碎山石加石灰砌成,是保存较好的一段。
德胜口,从九龙池跨上通往延庆的公路西北行三里,便到德胜口。口中现有两座小型水库,南面的水库大坝坝基即为原德胜口的关城遗址。
榨子口山口
现在水门、关城均已毁坏无存,只在水库西坝肩山崖之下留有少许残迹。
雁子口,由德胜口关城遗址顺公路南行,左侧有一山口,进口入沟行三里便到雁子口村。村前山沟宽阔,地势较平,村后山沟向西北拐弯后骤然变窄,此处即为雁子口关城。山口东为白草坡,西为风水坡,口宽9米,两山之间垒关城,中间建水门,城体外砌条石,内用碎山石灌灰浆浇铸而成。今水门已毁,条石无存,但城体仍较完好。关城以外沟窄如肠,三里为老和尚湾,原有两寺,当地人称上庙和下庙,毁坏年代已久,遗址无存。
锥石口,由泰陵往西沿着一条公路行约三里为锥石口。锥石口两山狭峙,十分险峻,左为墩坡,陡峭险不可攀,右为锥子石,口宽22米。原墩坡崖下河谷建水门,两山之间建关城,现水门为水所毁,已经无存,但边城残垣大体完好。锥石口沟,溪水清流,淙淙有声,终年不断,是陵区水源最丰富的地方。
贤庄口,由泰陵东沿另一条公路北行五里过北京轴承厂后即到下口村,然后由村北一小柏油路行约200米,便到贤庄口关城。口左为石风坡,右为黑石山,口宽15米,两山之间砌关城,中间建水门。水门虽已无存,但关城断垣仍较为完整。
灰岭口,过下口村北行三里即到灰岭口关城。此处山高谷深形势险要,东为鸡冠石山,西为麻王寨,口宽81米。山口由河谷和台地两部分组成,原河谷建有水门,台地建门洞。关城伸向两侧山腰。现水门无存,门洞已拆成豁口,两山关城保存较好。
老君堂口,由长陵沿公路东北行三里,到东水峪沟口南100米处为老君堂关城遗址。南为景陵黑山,北为天寿山东缘,口宽78米。山口由河谷和台地两部分组成。河谷砌水门,台地建敌楼,关城伸向两山山腰。现水门、敌楼和关城都已无存,只在台地和天寿山山腰部分零散存些碎石。
老君堂口,为十三陵东北要塞,“嘉靖十六年三月壬辰命塞天寿山北通黄花镇路”④。
老君堂口因山口有老君庙而得名。庙址在现老君堂村北市属某单位院内,建筑早已不存。“老君堂东北有长春亭三间,东西厢各三间,以备游憩”⑤,建筑也已无存。
灰岭口石匾额
二、山口的军备建置
明陵十口是为保卫陵寝而设置的军事防御建筑,均建于明代,从永乐年间到天启年间陆续建成。其建筑有墙垣、敌楼、墩台、拦墙等。但各口建置则不尽相同。而是根据其山势的高低,口的宽窄和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决定的。
1.城垣
城垣是边墙的主要建置。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1982年北京古籍出版社铅印本)载:环山凡十口,凡口皆有垣。但根据实地勘察和其它史籍载,十口中,九口有城垣,只东山口内未建城垣。清谈迁《国榷》(1958年中华书局铅印本)卷七十二载“山口(指东山口)之间未建边墙”。其因是陵区内各股水流都汇集此处泄出陵外。如果在此筑墙,旱季还可以,雨季则容易冲塌。嘉靖年间,户科左给事中何光裕在《议护卫陵寝疏略》中曾提议“东山口系溪水经流,夏秋水涨湍急,修筑墙垣,难免坍塌”。到万历年间,明神宗意欲仿德胜口修建墙垣,还是因考虑到陵区内水流均经此口泄,“一遇春夏水发,冲沙滚石,漂木浮薪,势甚迅激,筑墙建桥,难成易坏……”⑥,所以除东山口外,其它九口均建墙垣。但这里所说的无边墙是指二敌楼之间,两敌楼的外侧仍筑有边墙伸向两侧山麓。西关志中有关嘉靖年间重修灰岭口边墙的记载:“原旧城一道,长四十五丈,高一丈二尺,增高八尺,共高二丈,原根脚厚一丈五尺,增五尺,共厚二丈,结顶一丈,上加女墙,高六尺,厚二尺,亦有砖灰垒砌,门用铁裹。墙下水门一座,高八尺,阔一丈,门扇亦用铁裹。”⑦从文献记载和所存边墙遗迹看,墙垣根脚处墙基宽,顶部窄,根基宽是为了牢固,墙高是为了防御。
2.敌楼、墩台
敌楼、墩台,是山口的重要军备设施,主要是便于礏望,十口中有二口(东山口、灰岭口)建有敌楼。其东山口建敌楼二座。因此处是陵区内水流汇集之处,不宜建垣,嘉靖三十年,户科左给事中何光裕在《议护卫陵寝疏略》中提议,可于西山口修筑墙垣,令高厚可守,东山口坡岭一带,但设墩台,远近联络……所以直到万历十一年(1583年)才于口内两端建敌楼两座,在两楼台北侧相隔丈许,分别用条石另建台阶两座,其高与楼台相平,中间搭一木板,形如吊桥,夜晚将木板吊起,防敌偷袭。
灰岭口建敌楼一座。因地处陵区正北,西北与永宁相通,东北与黄花镇相通,是陵区的要冲。所以在十口中军备设施最全,驻军最多。永乐年间建旧城一道,敌楼一间,但墙垣低薄。嘉靖年间,世宗皇帝驾幸其地,因其密迩陵寝,特命重修,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党以平、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景溱等人巡视此处,认为“敌楼一间,无以壮耸观瞻,委应加修,城墙并水门俱卑隘损坏,亦宜量为修整。因此,拨居庸关军余、行委指挥聂臣、判官卫伦各管理、修塞。守备周鳞,分守徐钰各往来监视,副使陈嘉言,于敖各照地方总理催督务要工程坚固,规模壮伟。改建后的敌楼变为三间,为歇山、转角、两滴水(即重檐歇山式)。东西长六丈、南北阔四丈,中以灰石,外具砖包。同时进行的工程还有由陵卫负责修建的沙岭口五道拦墙。据西关志载,德胜口、灰岭口各有山墩两座,雁子口、锥石口、贤庄口各有山墩一座。
3.其它防御措施
有人工设置障碍、铲削偏坡、种植树木等。
据(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1991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复制本)昌镇经略“杂访”条记,人工设置障碍有:灰岭口外设鹿角榨木五层,猱头榨木南北一丈五尺,穏马品字浮石南北一百丈,水口顺河荆囤十层。
贤庄口外鹿角榨木五层,猱头榨木南北14丈,荆囤五层,穏马品字浮石南北14丈。
锥石口外鹿角榨木五层,水口外鹿角榨木四层,猱头榨木南北二十丈,荆囤五层,穏马品字浮石南北二十丈。
德胜口外鹿角榨木十层,猱头榨木南北12丈,荆囤五层,穏马品字浮石南北12丈。
沙岭口外设鹿角榨木三层。
铲削偏坡:边外山坡平漫,势可驰骤,难为守者,随其高下铲成濠堑以限虏马。居庸路灰岭口起至软枣顶止土石偏坡一万三千三百六丈。
凿品坑:山坡平漫,高下不一坡处凿成品字坑以限虏马。种树木:沿边墙内外虏马可通处俱发本路王客军兵种植榆柳桃杏杂树以固边险。
以上诸项措施足以说明明代对陵寝的护卫是非常的重视。
4.武器设置
据(明)王士翘撰《西关志》(1548年序刻本)居庸卷记载:昌镇驻军武器主要有军器和神器两
大类:其军器有:盔、甲、长枪,圆木挨牌、长木牌、斩马刀、撒袋、弓、弦、箭、攒竹长枪、腰刀。
神器有神枪、大将军铁炮、二将军铁炮、大将军铜炮、小将军铜炮、神铳、大铜佛朗机、神炮、飞炮、铜铳、铁铳、马上佛朗机、神箭、铁宣风炮、缨子炮、铁佛朗机、铁三起炮、碗口炮、小神炮、铁蒺藜、新置的器械有九龙盘枪、铁鞭枪、火箭盘枪,子母炮、火箭等。车有偏厢车、骡驾、望车、元戎车、鼓车。《四镇三关志》昌镇军旅器械、兵器条载:昌平营,盔甲2411副,兵器3516件,火器179334件。永安营,盔甲2976副,兵器8946件,火器313335件。巩华营盔甲1862副,兵器3702件,火器129456件。居庸营盔甲3443副,兵器6426件,火器564851件。从武器名称看,当是当时最先进的兵器了。
明陵边城是直接护卫陵寝的要害地方,其武器设施肯定优于其它地方。据《西关志》居庸卷之二载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方一桂题:“行据分守居庸关等处署都指挥佥事张冀呈查,议得本关城该用佛朗机铳十副,所辖紧要城堡口隘共十四处,……东路德胜口、锥石口、西水峪等口该用佛朗机铳〖CM(18〗共六副。”陵区山口使用佛朗机始于嘉靖年。
西山口出土铁炮铭文间。嘉靖八年始从右都御史汪穐言,造佛朗机炮,谓大将军发诸边镇。佛朗机是正德末年由其国舶至广东。白沙巡检何儒得其制,以铜为之,长五六尺,大者重千余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长颈,腹有修孔。以子铳五枚,贮药置腹中。发及百余丈。
此外,昌镇自万历元年(1573年)始,还设有左右车营,并配有合用火器。以扼东西山口之隘。1989年5月,西山口曾出土铁炮一尊,长2.29米,口径8.5厘米,炮身铸铭文“崇祯庚辰岁吉旦,总监昌宣二镇军门申捐制。督造,工部厂掌司刘国禧”。此铁炮应是车营所遗火器之一。
从文献记载和实物分析,沿边及山口等处多备有神器(火器),以备防范。神器的使用始于明成祖。《明史·兵志四》载至明成祖平交趾,得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神器制作以铜、铁为之、大小不等,大者用车、小者用架、用托,大利于守,小利于战。
神器,在明初时还很珍贵,不是随便所使用的。宣德五年敕宣府总兵官谭广“神铳,国家所重,在边墩堡,量给以壮军威,勿轻给”。
不仅珍贵,而且制造保密。正统六年,边将黄真、杨洪立神铳局于宣府独石。帝以火器外造,恐传习漏泄,敕止之。到明朝中后期使用比较广泛,特别是长城隘口,多用火器防守。目前在居庸关南北关城陈列古炮十门,均为明代长城沿线防御用的武器,有大将军炮、竹节铁炮等。
5.明陵守军
为了陵区的安全,明朝时陵区周围山口都有官军把守或巡视。据《西关志》居庸卷二载:属居庸路管辖的西北五口驻军情况为德胜口24名,雁子口4名,锥石口14名,贤庄口31名,灰岭口139名。其南面四口、大小红门和东北的老君堂口属天寿山守备管辖。嘉靖七年,巡按御史胡效才查处重镇武备疏略中题:臣伏见昌平州天寿山一带地方,乃祖宗陵寝所在,而畿辅要害最先。比之他镇,为尤不可不严。而其将领之选,比之他镇,为尤不可不精也。累朝增置长陵等七卫官军,每卫无虑数千员名,而又专设内外守备各一员以居守之。
陵卫到明末增至十二卫。其办公衙署和营房并不在山陵内,而分设在昌平州城,不隶属五军都督府,而是直接听命于天寿山守备。
天寿山守备,始设于天顺三年(1459年),其职责,据(明)崔学履隆庆《昌平州志》(1568年刻本卷六《将选》载为“奉敕协同内守备(即守备太监)专保守陵寝,以署都指挥体统行事。”
陵卫军进驻陵区是从正统年间开始,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载“正统中调长、献、景三陵卫于中、东、西三山口及东西二营地方驻扎以护陵寝。东营,即现在南邵公社的营坊村,在东山口南三里,西营即在西山口村的一部分,距小红门南二里。
景泰三年(1452年)昌平县治由旧县城迁入新建的县城——永安城(即今之昌平城),目的是为驻扎陵卫官军。各陵卫公署亦随之迁入。据隆庆《昌平州志》记载,当时仅有的八个陵卫的公署情况是:长陵卫,领七所(即七个千户所),设州城西北谯楼之后;献陵卫,领五所,设州城西,谯楼南之右;景陵卫,领五所,设州城东,谯楼南之左;裕陵卫,领五所,设州新城(今昌平城之南部,在原城之南接建的)内东北;茂陵卫,领五所,设州新城内中东;泰陵卫,领五所,设州新城内东南;康陵卫,领五所,设州新城内正东;永陵卫,领五所,设州新城内正西。昭陵建成亦设公署于城中,后来的定、庆、德、三陵有卫无署。思陵是在明亡后所葬,因此,既无陵卫也无公署。直到现在,昌平城内还有以陵卫命名的胡同。
各陵卫分别设有经历、镇抚、指挥、千户、百户、掌印官、冠带总旗等官职,陵卫是陵区的专门护卫,按其编制,可谓兵多将广,陵寝无忧。而实际上又如何呢?明中叶以后,卫所制度逐渐衰落,陵卫也名存实亡。下面从二则奏疏中,便可知明中后期的陵卫情况,一则是嘉靖十年六月巡按直隶监察御史胡效才巡视天寿山营操后,所上“查处重镇武备以防不测疏”,其中指出:“臣顷巡关,先入其境,时方四月,尚未开操。查问其见在官军数目凡两日,而官之来见者陆续尚不及三分之一。军余之所可见者止有守门、巡捕数十名而已,又皆老羸狼疾之甚。至于鞍马、金鼓、旗帜、器械等项,俱无一物鲜明锋利。其余营操旗军则更无一人
应命者矣。守备而下,展转支吾,或曰在京打卯,或曰出差未回,或曰巡山不在。访其实,则半皆役占买闲,半皆纵放歇役也。夫以畿辅重镇所赖以障内而捍外者,而武备之废弛一至于此!不知内外守备官员平时所干何事!倘万分一黠虏毁墙而突入,群盗乘虚而肆起,不知仓卒何以御之!”
另一则是巡按直隶监察御史赵镗于嘉靖七年十月所上“照例添设把总官员杜私弊以实行伍疏”中指出“臣顷因奉命巡视天寿山,操演武艺,阅视人马,行据守备秦震造完见操马步队官舍旗军共一千七百五十七员名文册,开呈到臣。随至教场看操。见其队无全人,皆非素练,不知坐作进退之方;多无弓矢刀枪之器;且又太多老弱,不堪戎务,可谓十分狼狈者也”。从上述奏疏可看出,陵卫军缺额多,素质低,战斗力差,所以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族鞑靼南侵,直逼京师,其中部分人马已到达陵区东山口,陵卫军竟无人御之。鞑靼兵在康陵园、工部厂等处抢掠后而归,未深入陵区内。陵园免遭一场劫难。但也非常危险。事后,将陵卫进行了整顿,军士抽出,以四千人建立了永安营,总兵领之,三千人建立了巩华营,分守领之(后改为守备)。这些人无事时在昌平教场训练,有警即赴各隘口把截,专门护卫陵寝。另外一部分未编入营路的陵军,除陵园洒扫者外,其余与营军一样上山巡视或操练,进一步加强了陵区的防护力量。
北京文博网
转帖于
2004-06-28 11:14:43 发表在分类:
文化 中
(49192次点击) |
编辑 |
删除 |
关闭匿名评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