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城事
 任百姓评说 

2005-09-29 Thu

迁安长城冷口关发现明代崖刻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本报驻唐山记者 王军伍

  在迁安市建昌营镇的古长城关口冷口关的青山绿水间,有个“刻字的石头”引起附近村民的好奇。近日,经有关专家确认,山崖上的刻石为明代崖刻,距今445年,内容显示明代兵部尚书许论曾带兵到此。

  在冷口村东,摩崖石刻就在百米高的峭壁的天然石面上,由于时间久远,大多数字已经辨认不清。

  经当地文物部门考证,确认崖刻的文字为:“明嘉靖庚申三月,虞自雲中来窥滦东,率六镇兵察诸冷口关。念八日虏(退),竖日班师。总督三镇军务、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督察院左副督御史许论(简体)”

  原迁安市政协副主席宋奎老人多年从事文史研究工作,他对这块崖刻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多年研究,他在一本明万历38年编辑的《卢龙塞略》里发现了专门记载与崖刻相关的战事。

  宋奎老人结合这本书和《明史》中的有关记录,研究出了崖刻内容和崖刻的来龙去脉。“嘉靖39年(1560年)3月,蒙古族把都辛爱部落攻击山海关至冷口一带边关,山海关参将佟登带领官兵守御,并打出山海关……将入侵的蒙族打退……许论闻蒙人侵袭战报后,带领六镇兵增援,当大兵发至冷口关时,因山海关的战斗已经胜利,攻击冷口关的蒙古兵已经撤退了。”

  冷口关位于迁安境内,古称青径,与兰径喜峰口同为明长城的重要关隘。由于地势险要,秦、汉、宋、明各代均派重兵把守于此。

  有关专家称,把长城防御战内容刻在石崖上,在长城沿线是首次发现,此崖刻对研究长城历史文化、古代军史及崖刻艺术都有一定意义。


燕赵都市报


转帖于 2005-09-29 00:00:00 发表在分类:长城新闻
(48350次点击) | 编辑 | 删除 | 关闭匿名评论 | 标签:  



 评论
 · 关闭发言框
发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用户名: 密码:
若不填用户名,则显示留言者为[匿名]。若填写用户名与密码,则会进行认证并登录(该登录状态不能保留,当浏览器关闭后登录结束,如需保留登陆状态,点此登陆)。如果只写用户名不写密码,则显示为“[未验证] 您输入的用户名。”,匿名或者未验证的留言将不可编辑、删除
验证码:图片由小写字母和数字组成,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请在左侧框中输入右侧图中的字母或者数字,如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标 题:  
评 论:

    [:超赞!:] [:好!:] [:窃笑:] [:笑而不语:] [:汗!:] [:囧!:]
表 情: [:大哭!:] [:鞠躬:] [:耶!!:] [:仰慕:] [:骚!:] [:醒一醒:]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