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海污染报告(转)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 核心提示:30年前海洋几乎没有遭到污染,30年后海洋几乎都被污染,再过30年,占地球70%面积的海洋将是什么样子呢?长江黄河入海口现已被列为死亡区,河水大面积污染、鱼类大面积死亡;珠江口或将成为下一个死海;辽河上游支流没有一个没有被污染……
母亲河之殇
《经济观察报》记者 尹永铸 张晓晖上海山东东营报道
10月24日一早,黄河入海口。
渔民宋吉祥用湿漉漉的手捏着烟屁股吸了两口,丢在船上踩死,继续干他手头上的活儿——将那些少得可怜的鱼从船仓里拾掇出来。
这次,他在黄河口的茫茫海面上飘了将近一个月,只打了200多斤鱼。
宋吉祥最近常常有一种“不祥之兆”,他觉得自己持续20多年的打渔生涯即将结束了。
这不是杞人忧天。抛开那些监测污染的瓶瓶罐罐和一串串看不懂的数字与符号,老宋就知道,一切正在改变。“船越来越大,网具越来越先进,打上来的鱼却越来越少了。”宋吉祥说。
“90年代初,出海一个月能打2000多斤鱼,现在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宋吉祥说,更早的时候,他干脆就在黄河里打鱼,而不是像现在漂在海上,那真是美好的回忆。
同一天上午,1900公里外坐落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从没捕过鱼的老杨正拿着一张自制的渔网,在上海浦东大道七号桥附近的景观河中“捞鱼”。
大大小小的草鱼、鲫鱼、鲤鱼翻着白肚皮漂在水面上,白花花一片。老杨从众多的死鱼中捡出那些仍然不停张合着嘴巴的,扔进蛇皮袋里。
附近像老杨这样的“捞鱼”者不下百人。一位“捞鱼”者说,从23日下午就开始出现大量死亡的鱼,漂浮在水面上。一夜过后,死鱼在更大范围内出现
同样的情景不仅出现在七号桥一带,在浦东张家浜、三八河、洋泾港长达十公里的河道内,人们目睹了大量死鱼漂浮在水面的场面。
据悉,从10月23日下午5时开始出现的死鱼,飘荡在上海浦东区南至龙阳路、东至环东二大道、西北至黄浦江,超过50平方公里的水域。
而在此前3天的10月2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北京召开会议宣布,因污染严重,中国两大河流长江和黄河的港湾被列入“死亡区”。
中国工业化带来的持续污染,正在给长江、黄河——华夏民族的两条母亲河带来伤害。
死亡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上海和山东分别是长江和黄河下游最末的省份,而两条河流由上游、中游顺流而下的污染物在入海口的港湾,形成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
尽管近年来两地政府在环境保护尤其是水资源的保护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但两条河流的污染却仍日益严重,两条河流的水质持续恶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0月16日-20日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透露了中国两大河流长江和黄河的入海口,被列入“死亡区”的消息。
其报告显示,由于化肥、粪便、污水等排泄入海,形成“富养区”,刺激一些海藻疯狂生长,形成赤潮,大量消耗海水含氧量,最终形成“低氧区”和“缺氧区”,即“死亡区”。鱼、虾、贝类均无法在这些地方生活,甚至连海草也难以幸存。
事实上,赤潮已经成为长江和黄河入海口港湾每年定期发生的现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单独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沿海地区在2005年出现了82次“赤潮”。今年6月,赤潮在长江口附近扩散到1000平方公里水域,1200多万条鱼死亡。由于赤潮的扩大,上海市甚至发出规劝民众小心吃海鲜的安全警告。
黄河的情况可能更加严重。国家海洋局一份调查显示,中国环渤海水域每年吸收的工业废水高达57亿吨,渤海水域的重金属含量已经超出正常水平的大约2000倍,排污口附近方圆几海里内都已经没有鱼类生存。
联合国专家警告,长江、黄河港湾的“死亡区”正在对这些区域内的鱼类以及食用这些鱼类的人构成威胁。
“很多鱼类彻底灭绝了”,黄河边上的老渔民宋吉祥揪心地说,比如黄河刀鱼和黄河鲤鱼,而黑鱼、鲶鱼、梭鱼等的数量也明显减少。
岸边收鱼的鱼贩老刘说,很多鱼吃着都有一股柴油味儿,他几乎从不吃这儿的鱼。
家住黄河岸边的宋景代说,以往喜欢没事的时候到黄河里撒几网,弄些鱼吃。不过他早已告别这一爱好很多年了,“这年头实在是捉不上几条鱼来。”
10月24日,黄河流域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研讨会上传出消息,黄河干流4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四类以上水质的比例达到66%。而黄河沿途所有的污染问题,累积到最下游的山东段更为严重。
从监测结果看,山东省黄河水质存在氮磷含量高、有机物污染严重、藻类污染偏高等问题,难以净化处理,对山东省水厂稳定运行和出厂水质构成威胁。
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布的《2005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黄河口生态监控区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湿地面积逐年减少、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生物物种减少。60%以上的海域无机氮浓度达到或超过四类标准,“部分海洋生物遭受到汞、铅、镉的污染”。
据悉,目前黄河流域8省区污水日处理量只有86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13%,落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山东省社科院环保专家马传栋认为,黄河污染的根源在上游。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各地政府积极发展重化工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拉动经济增长,“对污染的控制很松”。
“如果上游的污染再不加以控制的话,下游的吃水将很有问题。”马传栋忧虑地表示。
而针对上海鱼类大面积死亡的情况,主管上海水务的城投水务事业处官员表示,该事件预计跟污染有关。由于气温偏高,以及违规排污等因素,河道内的河水含氧量下降,死鱼事件发生。
最新检测表明,发生死鱼事件的景观河的水质,已经是劣五类水,即水质中最差的一级——无任何用途的臭水。
“长江流域上海段的水质是三类水,并且面临越来越恶化的趋势。”出席了10月2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京会议的专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副院长李风亭教授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长江头 长江尾
“我们国家的发展,跟所有的西方国家并没有什么不同,在过去20年或者30年,都是先污染后治理。”李风亭直言,“世界银行曾做过一个估算,中国GDP每年9%或10%的增长中,这里面有2到3个百分点,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最近两年,上海、浙江、江苏等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已经意识到工业带来的严重污染问题,开始在辖区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而调整的结果是,这些重污染企业纷纷转向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而污染也随之侵入到长江的中上游。
“现在,污染是全流域问题,长江边的每个城市,都在自己的上游取水,在下游排水。从宜宾、重庆开始,这样的污染累积起来就很严重了”,李风亭说。
“西部地区一些小城镇,部分工业企业的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入江。三峡库区的水质现在80%是三类水,太湖基本上也是三类水。”李风亭担忧地说,现在沿海地区重视环境保护了,但是这些企业迁到西部去后,实际是在污染长江的源头,“我们长江沿岸城市都会面临饮水安全这样严峻的生存环境考验,这将是今后最大的一个环境问题。”
而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上海与长江上游众多经济欠发达城市的关系则更加微妙。以重庆这个最年轻的直辖市为例,当任的官员无不以现今的上海作为其未来追赶的目标。
然而,来自长江上游的污染却让上海苦不堪言。事实上,上海近年来在水环境保护上投入非常大,但是长江上游的污染越来越重,上海无能为力。
“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教育部门,包括三峡建设委员会都参与了治水。然而管的部门越多,协调起来就越困难。”李风亭说。
事实上,中国缺乏统一的流域管理机构,长江黄河虽然分别有长江水利委员会和黄河水利委员会,但是他们对全流域内的地方政府并没有行政管辖权利,流域管理权也几乎被行政区划分割得支离破碎。
而专家学者包括人大代表呼吁了多年的《长江法》、《黄河法》也迟迟难以出台,直接造成了流域管理主体的缺位。
未来5年、10年,中国的水质很难好转。“可能到2020年,能够把水质恶化这个趋势制止住,就已经不错了。”李风亭悲观地认为。
环渤海治污主体谋变
《经济观察报》刘长杰 辽宁报道
一个企业,就污染了一条河流。这种现象,在辽河上游的支流中,很常见。
辽宁省康平县八家子河就是这样。这条流量有限的小河,仅仅上游的一个草浆造纸厂,就让河水水质成为劣五类。
而像沈阳细河、抚顺李石河这样的支流,其异常糟糕的水质,则是由上游众多的重化工企业排污所致。
2005年,辽河上游的43条一级支流中,有24条是五类或劣五类水质。
然而现实依然严峻。辽宁省辽河及辽宁双台子河大部分河段为五类水质,其中辽河铁岭、沈阳和盘锦河段水质常年为劣五类标准,下游一些支流的城市河段也都处于劣五类水平;大辽河的两条主要支流浑河与太子河,除源头水外,均受到严重污染,特别是浑河的抚顺以下河段,太子河的本溪以下河段,几乎所有监测断面常年水质均为五类或劣五类,枯水期则全部是黑臭水。
该省水利厅一份资料表明,2005年,辽河流域优质水质(一至三类水)仅占14.3%,辽河水系中下游污染严重,已使居民饮用水源受到威胁。比如沈阳靠近浑河和辽河的部分水源井,营口盖州永安的市政用水,就因污染超标不能饮用。
“辽宁河流季节性、受控性的特点,客观上增大了污染的指标。”刘峰认为,辽河流域6月-9月的集中降水,超过6成被水库拦蓄,直接导致在枯水期很多河道只有工业和生活排水,而没有天然地表径流。
水流千遭归大海,辽河水系支流的污染导致干流劣五类水质的形成,而辽河干流的污染,又加剧了渤海的污染。
《辽宁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表明,2005年,该省近海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为5070平方公里,尽管这一数值比2004年度减少了3580平方公里,但严重污染面积却比上年增加了1180平方公里。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口区域,污染物主要为磷、氮和石油。
这个公报得出的结论是,辽宁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缓解,滨海湿地和海湾等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
据悉,渤海的入海排污口共105个,年入海污水量28亿吨,占中国排海污水总量的32%,各类污染物质70多万吨,占中国入海污染物质总量的47.7%。
更为可怕的是,渤海被辽宁、山东、河北以及天津环抱,出口窄,内径大,水交换能力差。有研究表明,即便不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以恢复清洁,至少需要200年。
河海治污主体谋变
2001年,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实施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出台。这是一个庞大的政府计划,预计推行15年,总投资555亿元,涉及项目427个,目标是让总面积7.8万平方公里、拥有3784公里海岸线的渤海重现“碧海”胜况。
“碧海计划”实施5年来,业内人士颇多质疑,渤海污染状况日益严重。辽宁省政府的一位官员指出,环保局系统力推的“碧海计划”执行不力,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环保局只重视陆源污染治理,对海洋污染控制不力;二是环保局没有协调其他相关部门的能力,从而导致计划执行打折扣。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今年8月国务院在石家庄召开的渤海环境保护工作现场会。参加会议的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明确提出“加强渤海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抓紧制定和完善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会后,随即传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此次渤海治污规划的消息。
“发改委的综合协调能力和项目控制能力,在渤海治污相关各部门中最强。”辽宁省政府的那位官员认为,发改委协调治理海洋污染,环保局治理陆源污染,这样的局面,切合当下的实际情况。
2006年10月16日,《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获得该省政府的批准。这份由该省海洋与渔业厅主导编制的未来10年渤海、黄海环保规划的获准实施,确定了海洋与渔业厅作为海洋环保工作主管部门的地位。
目前,由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主导的渤海污染治理项目,正在通过该省发改委和财政厅的会签。这也意味着,自2001年“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一直由环保部门主导渤海环保工作的局面随之改变。
渤海远忧
“引入完整的海洋生态观念,将是一个重点。”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海洋环保处副处长韩勇预测,渤海的海洋景观、生态以及完整功能的保持,都将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即便如此,辽宁省社科院的王广林研究员依然对渤海治污的未来表示担心。他认为,辽宁的“五点一线”沿海开放战略,天津、河北的重型化产业布局,都将对渤海的未来构成巨大的威胁。
事实上,在辽宁省的沿海开发战略中,有着“黄河以北独一无二好风光”美誉的大连渤海湾长兴岛,已经被规划建设为港口工业园区;而另一个重要的点——营口(辽宁)沿海产业带,也将在未来的几年内,把120平方公里的沿海盐田湿地,转为以重化工业布局为主的产业园区。
环顾渤海,还有锦州湾的大开发,天津滨海新区的全力建设,河北曹妃甸的重化工产业区……
“这些园区建设的本身,就已经影响了渤海的整体生态。”王广林说,“而这些园区大力倡导的重化工产业,将对渤海的未来环境,构成更大的威胁。”
珠江口污染:深港协同治污之难
《经济观察报》记者 魏黎明 深圳报道
深圳河散发着臭气,缓缓地从身边流过。
市民申先生苦笑着说,广州的市领导游珠江了,深圳的领导什么时候游深圳河?
就是这条深圳与香港的界河,上周遭到水利部部长汪恕诚点名批评:一条出名的臭水河,100米以外还是臭的。
事实上,包括深圳河在内的整个珠江口区域,正面临严重的污染。
珠江口区域,为粤、港、澳三地所环抱,是当前亚太地区最活跃的经济区之一。
上月28日,在广州召开的一个论坛上,多位专家发出警告:珠江口海域存在成为“死海”的可能,粤港两地治污缺乏规划。
粤港联动治污的行动并非没有,譬如2001年就发起的深圳河治理工程。然而,至今仍未见显著成效。有专家认为,在经济发展至上的考量之下,整个流域与区域缺乏协同控制,这正是当前粤港两地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下一个“死海”
一直以来,珠江口都是我国的重要渔场,有着优越的水产养殖条件。该海域水产资源丰富,中华白海豚曾大量栖息于此。
但是,今年3月份,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发表的《2005年广东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下称《公报》)显示,广东近岸局部海域因受陆源污染影响较大,水质较差,污染较重。
《公报》将各类海域按照污染程度分为五等,其中,珠江口海域是最高等级的严重污染海域。《公报》还显示,珠江口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中华白海豚适宜的栖息地逐渐缩小。
不单是白海豚,广东省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广东原有的70多种珊瑚、30多种名贵鱼类,以及江豚、海豚、海龟、鼋、儒艮、鲎等众多品种,资源量急剧下降,甚至一些品种已绝迹多年。
在短短25年内,广东省列入国家、省和国际保护名录的珍稀濒危水生动植物从之前的文昌鱼、鹦鹉螺等若干种扩大到近400种,而且还在逐年增加。
有关部门调查发现,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排污。珠江口大片水域的水体中,重金属、无机氮等全部超标。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小平表示,广东省平均每年排入珠江口的污水达到39亿吨。
事实上,50余年来,广东省工农业总产值高速增长,与之相关的是土地的过度开发利用、化肥的大量施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这些无疑增加了陆源物质和营养元素的入海通量,从而使珠江口的富营养化趋势加强。
专家担心,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污染将导致无鱼无虾,珠江口海域恐将成为“死海”。
协同治污之难
事实上,珠江流域的污染源,并不是全部都来自广东。由于珠江口海域形成逆时针的余流流向,位于珠江口海域东面的香港、深圳排出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出海,进而影响到整个珠江口水质。也就是说,香港和深圳的排污状况,对于整个珠江口海域治污非常关键。而深圳河作为两地的界河,两地污染均通过此河流入珠江口。在此情况下,这条河的治理也就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但是,正是这个需要深港两地协同完成的深圳河治理,备受各方指责。
双方不是没有做过协同的努力,但就是在这一条河上,协同治污变得困难重重。
早在2001年初,深港就提出联合开展深圳河水面保洁工作。双方共同商定,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期间,由深港政府共同出资十10亿港元,在一年合同期限内共同为深圳河做好水面保洁。但是,深圳河如今依然黑臭。
而这条河,也成为粤港两地协同治污的一个缩影——不是没有钱,也不是没有能力,但是合作始终难以取得满意的成效。
难点来自于多个方面。首先,在治污的迫切心理上,两地不协调。河这边,是深圳市的众多高楼大厦,厂房民居;河那边则是香港的生态园区,荒草茂盛。深圳承担着治理深圳河的更大责任,其愿望也更迫切些。事实上,深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先期开始对深圳河进行治理。
其次,经济发展往往是当地政府的优先考虑,环保工作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成了阻碍当地环保工作开展的重大障碍。此外,由于环保标准和体制不同,各自为政的状况仍然存在。
事实上,深港联动治理深圳河的经过,正是整个珠江口流域和区域协同治污的一个缩影。在深圳河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同样在整个流域和区域协同治污中存在。
一个典型的实例是,区域内各地每年都要制定本地区的环保规划,从而设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但是,这个各地都要做的规划,却很少将其上游地区的排放情况统筹考虑在内。
一旦发生污染事故,下游总要抱怨上游,互相推诿,却从来没想到各自在排污规划上的疏漏。
在珠江口流域,污染物顺流而下,层层累积,最后全都聚集在珠江口海域。
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彭晓春表示,目前珠江口海域的污染主要还是陆源排污。与此同时,目前珠三角地区海港密集,都在大力建设,都想搞世界级的大海港。“一个大海港带动一大片重化工业,给当地海域带来极大的污染威胁。”无论是陆源排污,还是海港排污,这都需要各地统一规划,互相妥协,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黄小平也认为,珠江口水质条件要获得改善,需要各地统一协调管理,从陆源污水、船舶污染等各方面一齐下手,严格执行入海污染物质的总量控制与达标排放制度。
但是,“经济发展优先,环境保护推后一步考虑,各地如今都抱着这个思路,怎么能做到协同控制?”彭无奈地说。
海洋,这30年!
《经济观察报》记者张沉 北京报道
200多个“死亡区”
“谢谢!”一位一头卷发、漂亮的非洲女工作人员,不断地向每个中国人发放“生态脚印”全英文宣传材料,虽然很多中国人都看不懂,但她还不遗余力,不断地重复着刚学会的那句中文,递上英文名片,然后必须索回对方的。
她做得很认真,这一切都是义务的。她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新闻发言人尼克的助手,在10月下旬,北京召开的“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GPA)”上,她的任务之一就是向人们提醒:海洋真的快不行了。
“目前,整个海洋已经出现了200多个死亡区(所有海洋生物无法生存的海洋区域),明年我们将发布正式报告。”尼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尼克说,这个统计是美国一个知名教授2004年时就提出来的。“死亡区”一开始在发达国家的海岸出现,目前发展中国家也有了,中国也有。尼克来北京开会之前,教授特意嘱咐他,把这个消息传达给参会的近百国家代表,同时也请代表们帮忙,提供有关太平洋海域的数据,因为目前他的统计中此项空缺。
尼克说,目前全球海岸线大部分都遭到污染,就连公海都出现了人类制造的白色塑料。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世界各国每年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达200亿吨,60%的海洋生态开始退化。占地球面积70%的海洋,正面临着人类发展的威胁,污染的结果就是海洋生物开始减少和灭亡、渔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赤潮增加等。据海洋专家统计,英国某海域过去曾是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30年后的今天,这一海域的鱼类却在急剧减少,幅度在95%左右。同样,东大西洋金枪鱼的数量自1975年以来,已经减少了90%以上。
关于亚洲地区,GPA会议期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海洋蓝皮书,给出的数据更吓人,目前亚洲90%的污水都是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海,陆源海洋污染确已成为危害亚洲环境的重大问题。
300多亿吨污水排入大海
“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近海岸总体未受到污染。70年代末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海洋污染问题开始凸显,到世纪末已经有20万平方公里的近海岸和近海域受到污染。”国家海洋局海洋保护司监督管理处处长王斌博士,对目前中国近海岸的污染情况非常担忧。
包围我国的大海被分成四个海域,即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中国大陆有1.8万公里长的海岸线,除我国港、澳、台地区外,沿海有11个省125个县,拥有643个排污口。
我国沿海地区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每年奉献60%多GDP,同样也排放着大量污染物。2005年,我国排入大海的污水总量达到了317亿吨,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排放的污水50%没经过任何处理,2005年仅在海洋渔业一项上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到4亿元。
最近,有专家喊出渤海再有10年可能变成“死海”。环渤海水域每年吸收的工业排污量高达57亿吨,另外还有每年200万吨的固体垃圾。环渤海水域的重金属含量已经超出正常水平约2000倍,在排污口附近方圆几海里内已经没有鱼类生存。海洋专家估算,即使现在立刻停止向渤海排放污染,恐怕需要至少200年的时间才能让渤海彻底恢复清洁。当前环渤海地区112个排污口中,80%属超标排放。
尼克认为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特别是废、气、固三项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海洋保护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没有别的选择——必须解决。
污染原因
造成目前我国海洋污染的原因,专家们认为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政府部门没形成合力,而是相互掣肘,二是相关法律法规不严,可操作性差。
目前,涉及海洋管理的部门有十几个,环保、海洋、交通、农业、建设、水利等等。一个部门负责一块,很难对污染形成统一的合力。尼克说,这是个世界各国间普遍存在的世界难题,同时也是他们极力推行的,希望把全球行动计划纳入各国国家规划的最大障碍。
而王斌认为,目前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我国现在只有30多部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而发达国家都超过了百部。而河北省北戴河区环保局局长田秋燕认为,法律少的同时法律还较“软”。我国现行的《水污染防治法》虽然做了有关禁止方面的规定,但没制定罚则。环保部门在执法时只能以排放超标污染物的方法,向违法单位处罚。这样不但不利于环保部门执法,有时反而让违法企业更加猖獗。
“我们没有办法,没有相关的规定,只能先这么做。”田秋燕无奈地对记者说。为了保护北戴河不再受污染,她们出了一个土政策,对到北戴河沿岸进行商业活动的单位,首先要收取环保保证金,如造成破坏,看污染程度轻重进行扣减。《北戴河,就是那片爱情海》剧组,成了全国第一个向当地政府缴纳了50万元保证金的单位。当问到效果时,田说十分好,“剧组平时主动把垃圾收集起来带走,可以说是只带走景色、没留下脚印”。但田强调,目前环保部门还缺乏长期监管手段。
未来30年?
海洋保护是一个国际问题,必须世界各国共同行动。为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开始推行全球行动计划,让参加其中的国家必须共同遵守并希望借此把全球计划纳入到每个国家的政治规划中。
“这个计划是全球行动计划中最年轻的,但是经过艰苦谈判才得来,目前很多国家开始加入行动计划。”尼克说。
2001年加拿大召开第一次会议时,只有几个国家参加了全球行动计划。经过五年多到今年北京的第二次会议时,已有60多个国家加入。10月,来自60多个国家的环保机构官员,在北京共同发表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执行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的北京宣言》,决定在未来5年里各国要建立伙伴关系,积极地把全球保护海洋行动计划作为主流事项,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和预算机制。
对此中国做出了表率,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表示,保护海洋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投入、能力建设等方面存在很多困难,但中国愿意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积极把全球行动计划纳入到国家规划中,并制定一些经济政策来保护海洋。在未来五年内,我国70%的污水要经过处理排入大海。
10月24日,中国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在2007年12月31日进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并成立了以曾培炎副总理为组长的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此次普查将涉及工业、农业、城镇生活污染源的全面清查。《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也于2006年11月1日施行。
中国在行动,世界也要行动。“不是人类发展就一定要破坏海洋,而是要改变观念。如对海洋污染保护不利,到2036年将有90%的海岸线将受到严重影响,到那时我们的子孙可能不知道鱼是什么样子!”尼克提出了警告。
中国江海污染报告
小老涧于
2006-11-06 11:01:40 发表在分类:
粤读时光 中
(50062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