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5-08-09 Tue

换个口味:乌鲁木齐——哈纳斯梦幻行(十)(十一)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十)
哈纳斯,许多当地人也习惯称喀纳斯,它是蒙古语,两者只是译音不同罢了。哈纳斯是国家重点风景保护区,哈纳斯湖是该风景区的精华。同天池一样,它是两百余万年前在冰山作用下形成的高山湖,南北长,东西窄,呈半月状。
有人对哈纳斯解释的意思是:峡谷中的湖;还有人解释为:美丽富饶,神密莫测。哈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南北长24公里,东西平均宽约2公里,湖水最深达188米,平均水深90米。如果没记错,渤海平均水深才20米。
由北冰洋吹来的水气在阿尔泰山脉顺山谷进入这里,随山势爬升遇冷凝结,冬天飘雪,夏天降雨,哈纳斯的年降雨量竟达到800毫米,与秦淮一线降水相当,加之冰川融水,哈纳斯湖的水量充沛。
上山后进入景区,柏油小路在林中河边穿行,若干小型湖泊在树林中时隐时现,暑气顿消。偶尔能看到几棵松木、桦木倒在路边。
哈纳斯森林与草地相间,平缓的山丘上,墨绿色的松林延伸到半腰,缓坡下,浅绿色的草地象绿茸茸的地毯般平整,煞是好看。
草地上,当地图瓦人居住的具有俄罗斯风格的小木屋和游客居住的各式木屋相间,与汉人的住宅大相径庭。屋旁草地上稀稀落落生长着几棵大树,都栓着马匹,马驹在蹦跳撒欢。几条一步来宽的溪流蛇行于木屋草地之间,小牛犊卧于树荫水旁,正在喝水的母牛以敌视的眼光注视着接近的人群。一群白鸭在门前溪边嘎嘎怪叫,乱做一团。几个哈萨克老太太盘坐于地,正在缝补拆卸下来的白色毡房。
傍晚九点多,太阳依然高悬于西山松林之上,湛蓝的天空依然白云朵朵。几个图瓦孩子在木屋外的草地上骑马做着游戏,五六匹马,马头朝内围成一圈,中间形成一个小圈。一个孩子站在小圈里说着什么,马上的孩子不时传出哄笑,然后一越进入圈内。马儿们很受感染,规矩地站在那里,纹丝不动,不住的点头摆尾,似乎很通人性。
图瓦人的木屋里传出一股从未闻到过的味道,原来是马奶酒。不时有身穿羊皮大衣的图瓦人骑马远去,大概是去照顾牲口。“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在这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在乌鲁木齐没有体会到,我却在哈纳斯真正体会到了它的意境。
这是一幅油画。一幅清晰而遥远、真实而又觉梦幻的油画,一幅不身临其境便不能想象出来的油画。这不就是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园吗。
(十一)
据考证,古代突厥人起源于阿尔泰山北麓,属于游牧部落,后来逐渐向东部的蒙古高原发展,经常南下侵扰、抢掠农耕地区的汉人。唐代抗击突厥的战争十分惨烈。在汉人的反击和突厥人内讧的情况下,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东突厥很快灭亡,西突厥逐渐向西迁移,形成了现今的土尔其。 早已消亡的突厥人虽然在阿尔泰山不复存在了,但这一带的语言仍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种。新疆的哈萨克人、图瓦人、维吾尔人都属于这个语种。
维吾尔人是发源于新疆西部的土著游牧部落,最早源于古代西域的高车或丁零部落,后演化成畏吾儿——维吾尔,与发源于新疆北部的突厥人并没有直接关系,并非同一民族,只是语种相同罢了。然而,近几年个别维吾尔民族分裂分子意图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东土尔其斯坦),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不明不白。
图瓦人,这个名字可能很少有人听说过,这是一个人口稀少,极为特殊的群体,还没有形成民族。
据记载,成吉思汗西征途经阿尔泰山时,留下了老弱伤病的蒙古兵士,这是形成图瓦人的初因。哈纳斯的图瓦人过着游牧的生活,自称是四五百年前由临近的俄罗斯西伯利亚迁来的,定居于此,现有两处图瓦村落。他们的语言属于突厥语种,与哈萨克语言接近,但其中还夹杂着蒙古语,同时保留了一些蒙古人的生活习惯,如敖包节等。在突厥语种地区生活的年代久远了,语言自然会发生变化。
图瓦人属于蒙古人种,与哈萨克人、维吾尔人那种高鼻深目的相貌特征完全不同。按照民族的定义,图瓦人不符合民族设定的条件,不能算是单一的民族。但他们应该归类到哪个民族呢?确实让人很费脑筋。我认为,应当称呼为:蒙古族图瓦人。这样也许比较恰当。
图瓦村距离哈纳斯湖直线距离很近,走小路需绕过一些水洼、树林,步行一刻钟左右便可到达最近的湖岸。图瓦人的主业仍是畜牧,活动范围就在景区周遍。游客居住的木屋散落在村里村外。能够直接看到图瓦人、哈萨克人的生活,这使得游客倍感亲切、自然。随着这里成为景区,当地一些老弱妇孺在自己的木屋里开设了小商店,为游客准备了一些日用品和民族服饰、当地特产等。
这里感觉自成一个小天地,距离“现代化”的社会很遥远。哈纳斯地区没有手机信号,与外界联络极为不便,景区一些商业服务网点开设了长途电话服务。由于景区面积广大,管理者在公路上为游客提供了免费公共汽车服务,象城市那样设立了许多站点。一些当地人很高兴有了新的职业——司机。还有一些当地人成为了景区管理者。
公共汽车上,你可以听到新疆口音的普通话、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图瓦语和全国各地的方言,令人大开眼界,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景象由此管窥,可见一斑。
哈纳斯景区最大的特点就是环保、天然。这里绝大多数房屋是当地特色的木屋,看不到大煞风景的“现代化”标志,如钢筋水泥的高大建筑。就是野外的厕所,也都是小木屋。树林里没有看到一棵被砍伐的树木,看来有严格的管理措施。道路上除免费公共汽车外,再没有其他车辆。我认为这里的管理层相当高明。





诗书于 2005-08-09 12:57:10 发表在分类:四方游记
(48931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关闭发言框
发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用户名: 密码:
若不填用户名,则显示留言者为[匿名]。若填写用户名与密码,则会进行认证并登录(该登录状态不能保留,当浏览器关闭后登录结束,如需保留登陆状态,点此登陆)。如果只写用户名不写密码,则显示为“[未验证] 您输入的用户名。”,匿名或者未验证的留言将不可编辑、删除
验证码:图片由小写字母和数字组成,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请在左侧框中输入右侧图中的字母或者数字,如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标 题:  
评 论:

    [:超赞!:] [:好!:] [:窃笑:] [:笑而不语:] [:汗!:] [:囧!:]
表 情: [:大哭!:] [:鞠躬:] [:耶!!:] [:仰慕:] [:骚!:] [:醒一醒:]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