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户谈往事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我在北京西城的胡同里长大,离太平湖老醇王府很近. 过去班上的同学还有在旗的父母.在15,6岁的时候,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独自造访了隐藏在西山里的醇亲王墓,慢慢了解到那段并不遥远的历史,也慢慢明白除了大好的山川河流,那些残存下来的王府和更少的王陵,也是北京人文历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在遥远的南国,想起了故乡北京,和儿时听到的,看到的那些故事,于是写了这篇借虚拟第一人物的口气讲的故事,故事内容99%都是真实的.那是一些关于北京的故事
1.
我爷爷的爷爷和老醇王算“哈哈珠子”,那是我们旗人的叫法,搁现在的话就叫“发小”。所以老醇王归西了,他就请求朝廷让他到这儿来给七爷守坟,我们家从光绪十六年(1890)到现如今,在这儿住了整整两个甲子。你算算,是不是?
老醇王是近支儿,又是“老佛爷”的亲妹夫,咸丰爷崩了后,是他亲手擒了肃顺,送到菜市口问斩的顾命八大臣的头一个。从此他就成了老太后身边的红人。我爷爷的爷爷说老醇王是个真正的“巴图鲁”(勇士)。你想,辛酉(政变)那年,老醇王刚满二十岁,掼跤没的说,他亲手擒的肃顺…..
你看到那大宝顶前边的三个小宝顶了,两个挨着,另一个单独的。和老醇王合葬在大宝顶下面的嫡福晋叶赫那拉,就是光绪的生母. 北边那个单独的小宝顶下面是侧福晋,也是老佛爷赐给他的,贴身侍女,颜扎氏。“老佛爷”做主让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咸丰的弟弟(老醇王),就是想亲上加亲。后来小同治死了,老佛爷就立了老醇王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光绪。所以光绪既是老佛爷的外甥,又是她的侄儿。大清到了小同治后就断了血脉,只好在近支里找。“统绪”在古汉语里就是血脉,虽然老醇王的孙子叫宣统,儿子叫光绪,可他们都没有后代。没用啊,大清气数尽了。
老醇王是近支儿,居位显赫,可日子过得还不如老百姓。听老辈说,同治死后,当西太后向老醇王宣布要选他的儿子载恬入宫,老醇王当时就吓的瘫地上了,被站在一旁的“老六”(恭亲王)呵斥。载恬那年还不到四岁。进宫前的那个晚上,老福晋哭的快要昏死过去,生离不如死别啊。载恬就象小狗一样被西太后养大,最后还是被她用一碗下了砒霜的”塌喇”(满语酸奶)给毒死了。
可是老醇王在天之灵也许压根就不成想这一出儿生离死别在他归西后18年又演了一回,老醇王50岁(1890)就没了,所以好多事儿,象甲午,戊戌年那些个事他都没赶上.光绪34年,老佛爷临终前看了一眼抱到她眼前的三岁的溥仪,话都说不了, 点了点头,就算定下来了. 小溥仪是小醇王载沣的儿子.醇亲王的王位到载沣这算世袭罔替了,这是多大的荣耀?清初封了八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其他的王爷都是代代位子递减:爸爸是亲王,儿子只能是郡王,孙子就成了贝勒…可是大清还有四个恩封的亲王,也算铁帽子,除了十三阿哥怡亲王是雍正定的,醇亲王可是得尽了老佛爷的恩宠.
接到立溥仪为皇储,令入宫的消息,老福晋,也就是溥仪的玛姆(奶奶),那时候叫太福晋了, 大哭说:“既杀我子,复杀我孙,虽拥皇帝虚名,实等终身圈禁耳。”这太福晋都受不了她胞姐那份狠毒.
载恬一辈子窝囊,没一件事自己做的了主。老醇王坟券外面有一棵千年的白果树,有一天让西太后知道了,寻思:“白果树下埋个王爷,加一块儿不是个”皇“字么?就降旨把那棵树砍了。载恬虽然还是个十五六的孩子,但明白这树是他皇考坟上的风水,是当年金代圣水院(醇王坟后就是金代”西山八院“的名寺之一圣水院遗址)就有的,快一千年了,噗通跪在老佛爷前,一口一口亲爸爸地叫着,拼命磕响头,没用啊。那棵树还是被砍了。你说他窝囊不?身为皇帝,连家里坟头上一棵树都保不住。
听老辈儿讲,那棵树一开始砍的时候,先流出白浆,然后口子自己就合上了,反反复复好几回,就是砍不断。后来又用火烧,又有好多人拿大锯子,折腾半天,树终于倒了,爬出无数红红绿绿的长虫。又过了几年,就闹义和团了,说是那些蛇精变的…那树我小时还在,有多粗?我们几个小孩在大树洞里藏猫猫,能站着跑来跑去…..
你会说光绪不已经是皇帝了吗?老佛爷干嘛还想不开?其实不对,老佛爷心思可多了,她从来没想顺顺当当让载恬坐皇帝宝座,只要他不听话,随时都准备给他废了。你想,皇帝即位,第一件事就是建陵,为自己百年后选一块地儿,多少代都是这样。可老佛爷就是不提建陵的事儿。她垂帘那会儿不提,光绪亲政时不提,大婚时还不提。到了“庚子”年,要不是洋人反对,还真差点就把光绪废了,立“大阿哥”(溥儁)。到了,光绪活着时也没能给自己修陵。崇陵还是他崩了后好几年民国政府掏钱修的,他的灵柩就在西陵行宫边的庙里停了三四年。你说老醇王这爷儿俩,两代人是不是在老佛爷身边就是活活忍着?
2.
老醇王一辈子谨慎,事事顺着西太后,大气儿都不敢喘。他的府里有一个殿,起名“九思堂。”这里阴宅旁边的那个阳宅,他起名叫“退潜别墅。”他知道老佛爷疑心重,就没完没了地表白,就连他的坟(生前就修好)前有棵松树死了,他又移种来一棵,起名“小青”, 都得立块儿碑,解释一通, 生怕老佛爷怀疑他借光绪帝生父这层身份图谋不轨,有事说不清了。你说他日子过的。 其实他哪有这胆儿?别说他,就是道光帝亲封恭亲王,比他能耐大好几倍的老六也怕老佛爷怕的不行。这哥儿俩,老六在潭柘寺隐居了十年,老七干脆就在自己坟边修个阳宅,没事儿就在西山这边转悠,还把家人接来住,反正是离京城越远越好。
1884甲申是太后半百万寿,刚捞上海军衙门大臣这个肥差的老醇王, 用海军的名义,来“建军祝寿”,挖“昆明湖”来“办海军学堂”.但老淮军那些后人们都知道当年“昆明湖海军学堂”这项掌故.那时宫里做啥事都讲排场,因为西太后就喜欢热热闹闹的. 当时江苏、江宁、两淮的捐献70万两;江西10万两;直隶、四川各四万两;两广100万两;招商局10万两等,即在200万两以上。……直接献给海军衙门,和其他的全国性捐款究有多少,谁也说不清.
听总管大监小德张回忆说,慈禧皇太后当年一天的生活费,大致是纹银4万两,就是说宫廷半月之费,就可买吉野级巡洋舰一艘。两月之费,可购一超级主力舰。一年之费,可以装备一支世界级的舰队.
后来老醇王没了,到甲午开战前两年,海军衙门为准备老佛爷60花甲,干脆就宣布停止购舰两年.
老醇王活着时,就有那么一回,有点得意,因为中法之战大清胜了,胜利和老醇王指挥有关.结果被西太后发现了,有一天,老醇王进宫时,就把朝鲜李朝养在大清的王子给宣上来,当着老醇王的面说:”你看,这孩子养在宫里,不就是个人质么?” 从此老醇王更是小心谨慎,他明白西太后说那话就是说给他听:他要是但凡有点心思,他儿子光绪不过也是个人质.
3
老醇王是在光绪16年薨逝的.
出殡那天,我爷爷的爷爷也跟在队中.七爷用的是八十人大杠抬的棺(皇帝用128杠)。棺罩用的是大红寸蟒缎,罩上正中有木质金漆顶。杠绳是黄色的,这是最尊贵的颜色了,一般的亲王都是蓝色的,紫色的,因为老醇王是皇考(光绪生父)。杠夫就有四五百人,那些穿蓝衣的,绿衣的、白衣的杠夫,分三班轮换。棺材前面有两个人手拿响尺,前后有四个人手拿拨旗,他们指挥抬杠人的动作……”
送葬队伍要经过的街道两旁的店都停止了生意,门前都摆了黑布白花和其他的一些祭品。人们站立在大街两旁,鹄首鹤立的观望着。棺材抬起来,人流徐徐的涌动,海了去了,人们很少见到这么大排场的送葬。
一大群道过后,是一大群和尚,然后是几百名喇嘛,手里拿的不知是什么家伙。这些道士、和尚、喇嘛足足摆了半里路。随后是吹长大喇叭的、吹小喇叭的、吹笙的——这些乐器,好多都说不上名。几队吹鼓手过后,是举牌子的,先是举黄牌子的,后是举红牌子的,都摆成一个个的方阵。
这是醇亲王生前身后得到的职位,爵号和荣典什么的。老佛爷给他定的谥号是”贤”. 他前前后后有好多职务,满洲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大臣、管理神机营事务等,全是要紧的位子。光绪在位时,他又得到世袭罔替亲王的殊遇,不久授命“总理海军衙门事务”,
随即,又是半里路上的方阵,许多的东西都在肩上扛着,四人一组,东西有的用黄绸扎着,有的用蓝绸扎着,有的用白绸扎着。
这用黄绸扎的是亲王生前受赏的东西。其他颜色的都是影亭、神主亭还有其他的东西,也说不上名儿。
绸亭过后,是各种魂轿,椅轿.过后是手里捧着盘子的小孩(童男)。有些盘子的东西我爷爷的爷爷叫得上名:狗、鹰、骆驼等的,各色各样的动物都有;可有的东西他们就不认得了。这些人的嘴里都“噢噢”个不停。
3.
出西直门往北到北安河妙高峰, 老醇王亲选的墓地, 就是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又走了几天.
醇亲王墓背靠大西山,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墓区有阴宅、阳宅、阿哥圈、宰牲亭、驻守看护墓园的八旗官兵营房,看坟佃户住房。
墓地主体构成分为阴宅和阳宅两部分。
阴宅位于墓地的南侧,依山势自下而上分为三部分,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40米,前部长方形,后部为半圆形宝城,前方后圆。
墓的最前端为一面由岩石砌起的高大的石墙,石墙中间是一条由青砖砌成的台阶神道,台阶共有111级。台阶顶端为一片开阔的平台,是阴宅建筑的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是平台正中建的黄琉璃瓦、歇山顶碑楼一座,内立螭首龟趺石碑一通,碑文为满汉合璧,是光绪帝亲笔御书。说的是了醇亲王的生平。碑亭后建有单孔石拱神桥,下面有月牙河,河床也用花岗岩石砌了。碑亭四围遍植古松。北侧有砖砌台阶下至城关和阳宅,正面前行过石桥再登39级台阶,达墓园的第二层。
这里是当年祭祀的地儿。正中建是正门隆恩门,南北两侧朝房。隆恩门面阔三间,上覆绿琉璃瓦,前面还有月台,南北两侧墙各有角门一座。南北朝房各三间,北朝房尚存,南朝房已毁。过隆恩门有两株高大的白皮松,我们村里称为“白袍将军”,进而为享殿位置。享殿于1933年被毁,现仅存八块石柱础以及残损的砖石,尚可隐约看出基址。《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对享殿规制有具体记载:“享殿一座五间,广五丈三尺,纵二丈七尺,檐高一丈一尺五寸。享殿前抱厦三间,广三丈二尺,纵一丈五尺,檐高一丈一尺。”
过享殿跃上15级台阶,入陵门,一半圆形院落,即是宝城。
宝城内共有四座宝顶,中间高大宝顶内葬的是醇亲王奕和嫡福晋叶赫那拉氏。墓穴具体情况在《清稗类钞》中载:“奉安龙穴方广约数十丈,则全以山石挖空凿平,再用方砖铺砌者。其龙穴结脉之处,约一丈六尺,宽一丈,筑有石室一间,中央砌石床,即为停放金棺之所,南向设石门两扇,奉安后,即下千斤石锤封锁。”
北侧一座较小的宝顶葬的是侧福晋颜札氏,南面两座宝顶葬的是醇亲王另外两个侧福晋刘佳氏、李佳氏。宝城内植有高大的白皮松33株,纵横环列,墓地白天都特静。
宝城后为一片古松林,有醇亲王刻石数方,此处应为原金章宗“西山八院”香水院金鱼池旧址。
阴宅北侧为阳宅部分。阴、阳宅中间有一条长沟将其相隔。入口处建有城关式券门将其相联。城关券门正中镶嵌有石匾额,上刻“隔尘入胜”四字,为醇亲王亲笔手书。进券门向左有砖砌台阶向上即可达阴宅,并有八字影壁,向右进就是阳宅正门。
阳宅又称“退潜”别墅,取自醇王别号“退潜居士”。也是坐西朝东,由层层升高的五进院落组成,地势略低于阴宅。
第一进院落为一排十五间坐东朝西的倒坐房,正房五间,南北两侧各有配房五间,为看院仆人住室和车马库。西侧建有南北两侧可上的台阶,进入二进院落。
第二进院落四合布局,西为正房五间,名纳神堂。南北各有配房三间及耳房一间。东房中为过道,两侧房为门房。
院的北侧还有一进跨院,是小花园。园内四围沿墙有叠石假山,中有池塘,池塘西侧建有五间歇山顶敞轩,有记述醇亲王墓地选址经过的卧碑。园东南角假山上,建有六角小亭一座,并有山石题刻“拨云蹬”。园西侧建有石窟,刻石题字“藏真”等字。石窟上有门,通公主楼。从纳神堂北侧沿墙向上有两丈多高的台阶直通第三进院落。
第三进院为醇亲王的寝院,有坐西朝东正房五间,南北配房三间及两侧耳房各一间。房屋整齐明亮,院落开阔。正房北侧建有曲水流觞流杯亭。院北侧有跨院,一座二层小楼,是专供醇王府格格来此居住的公主楼。
再进去是第四进院,分里院和外院。外院南北各有相对房屋三间。内院自成一体,三合布局。正房五间,两侧各有耳房一间。南北两侧配房各三间。
沿四进院落前左侧甬路,进到第五进院。这儿有平房三间,但因地势较高,视野很开阔。院内散置石桌椅,可以休息、品茗、下棋、纳凉、赏月。
4
老王爷的墓在1937年被盗掘,盗墓的是东北大学逃到关内的学生,叫赵同的.那小子看世道乱了,就想拉一支队伍,没粮没饷没枪没人,就打起了我们家王爷的主意.
有一天深夜,那小子带了一伙人,手里举着火把,有几条枪.那时候已经到我爷爷那辈了.坟户里有个老头,是哑吧,他就住在坟券外面,虽然他又老又哑,听力特别好,更不糊涂.看到赵同那几个小子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就伊伊呀呀跟他们比划:虽然大清亡了,可上一辈毕竟是大清的人,更何况现在坟户种的地都是王爷坟的田产, 乘的是老王爷这大树下的凉.可人家不管这些个,没说几句,就一枪把老哑吧打死了.然后他们一路地蹿进去,把宝顶前的台阶挖开,下去了…
你现在看那几节台阶歪歪着,那是我们后来,等那帮盗墓的走了,把条石给搬回去大概齐弄平整了.
赵同那伙子可没有就此罢休,他们在昌平,一路挖过去,见王爷坟就挖,没过几天把麻峪村的六爷坟也给盗了(六爷就是七爷的哥哥,人称鬼子六的恭亲王. 麻峪是今天北京著名的秦城监狱所在地).
盗完了坟,那几个小子就参加了八路,归在八路平西支队,在门头沟山里打游击.
这段事儿,八路进城后(1949)就没什么人说了.
老边儿于
2010-08-20 19:33:35 发表在分类:
北京故事 中
(47521次点击) | 标签: